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原文翻译】

苏轼是宋代文化最杰出的代表,博学多能,兴趣广泛,还好议论。宋人好议论,是出了名的,人们比较唐诗和宋诗的时候,议论、说理便是归到宋诗头上的一大特色。诗长于议论,或许还有优劣之辩,但文章发议论,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了。

《石钟山记》就是以议论为骨的:你说这是一篇记游文字吧,可开篇就是议论,文章最后也归于议论。至于说的道理,其实简单。第一个就是该山得名的缘由或者该山之声若洪钟何来?苏轼的考察结果很明白,是山下石穴与水流激荡,因而生出众声。单是水,不会有此声响;单是石,一定沉默无声。水石相搏,声乃宏焉。这一点,或许苏轼是很有兴趣的,他有一首《琴诗》讲的道理与此文类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的产生,是手拂琴弦的结果——这中间含有佛教所谓世间万物实乃因缘聚合而有的观念,《琴诗》的疑问,在佛教的《楞严经》里其实早有答案:“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而且就水与石相激而发声的现象及玄理,也不是苏轼的孤明先发,唐代诗人韦应物就有诗句说:“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以苏轼的博学,当他发现并写下对石钟山的考察结果时,头脑中大概会回旋着佛典和前辈诗人的文句吧?

苏轼要说的第二个道理,在文末也强调了,便是实际考察的重要,如果“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那么石钟山的奥秘一定是“莫能知”的。不过,虽然李渤也曾亲临其地,并非悬空臆想,但其没有探得实际,怕是不能深入、周详,浅尝辄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