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原文翻译】

《报任安书》见于《汉书·司马迁传》,班固记司马迁生平,至引录《报任安书》后便戛然而止。这封信可以视为司马迁的绝笔。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任益州刺史,是二千石的高官。不过当司马迁给他写这封回信时,他正在狱中,已被判处死刑。任安以前曾写信给司马迁,信中希望司马迁能“推贤进士”。司马迁收到信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复,而就在任安被判处死刑且刑期临近的时候,司马迁却想起了给老朋友回信。信中,司马迁反复地向任安表示:我没有资格推贤进士。而原因,就在于他遭受过宫刑,受过宫刑的人“自古而耻之”,是这个世界上最卑贱最被鄙视的人。

假如司马迁真的认为自己已堕入世界上最卑贱者之列,那真的也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了。但实际上,司马迁接着就开始述说自己是如何陷入目前这种处境的,也就是他为李陵奋勇抗战匈奴最后兵败投降做辩护而得罪汉武帝的始末。这最终激怒了汉武帝,李陵全家被诛,司马迁则被判了死刑。按照汉朝法律,被判处死刑的人,有两个途径可以免死。其一是缴纳赎金,其二是代之以宫刑。司马迁付不出足够的赎金,只能接受宫刑来换得一条生路。宫刑所带来的耻辱,司马迁内心十分清楚。他知道,身为士大夫的一员,任何损伤身体的刑罚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会使士大夫失去尊严,而失去尊严是比死亡还严重的事情。宫刑,又是所有刑罚中对人的侮辱最严重的一种。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还会选择宫刑呢?司马迁认为,一个人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建树就默默无闻地死去,那么他的生命就像一只蝼蚁一般没有任何价值。对于司马迁而言,现在还不能死去。他选择了隐忍苟活,目的就是为了发愤著书,完成《史记》的著述。

此处所选录的《报任安书》的两段文字,提到了一系列前贤为他做了“发愤著书”的榜样: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等,这些人生前都曾遭受厄运,但都有文化建树存留后世。这些前贤给了司马迁精神上的激励,他希望自己也能通过文化上的建树来达到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