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原文翻译】
这篇文章的写法,可以借用文章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峰回路转”。文章篇幅不长,内容却多达四次转折,每一转都出人意料而又意趣横生。
开篇第一段紧扣着“醉翁亭”来写,将醉翁亭置于秀美的群山之中,一步步走近,写亭的位置、亭的环境、亭的建造、亭的名字的由来,写作者自己到此处饮酒而醉。这已经足够摇曳多姿了,却突然由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转向了山水之乐。
写山水之乐,首先要写山水风景的优美。欧阳修并没有局限眼前的此时此地,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写出了山中一天之内和四季之间的景色。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景物的变化和特征,用“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写出了早晚景物的变化之美,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四个短句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风光。如此优美的风景,自然会吸引游人前往,这些“朝而往,暮而归”的游人,在任何时候来此都能感受到山水带来的快乐,于是文章转到了写游人之乐。这是第二转。
游人中有普通百姓也有太守带领的官员和宾客。普通百姓在路上扶老携幼,络绎不绝,悠然平和;太守带领宾客在醉翁亭设宴饮酒,嬉戏喧哗,尽情醉笑;太守自己更是酒酣而醉。这一官民同乐的画面反映出的就已不再仅是山水之乐,而且透露出了太平盛世、政治清明的消息。
最后一部分写游人归去,本来大家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文章也就可以就此结束了,但作者却又陡然一转,这是第三转,写游人去后山中的禽鸟之乐。在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山中自在欢快地鸣唱,但它们无法体会到人的快乐;人能体会到随太守出游的快乐,却不能体会太守的快乐——这最后一转转回了太守自己。那么太守的快乐是怎样的呢?太守不仅从山林中、从宴饮中得到了快乐,还为官员百姓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太守的最大快乐,就是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在线读书网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