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四)原文及翻译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原文翻译】
从字面看,这篇文章倾诉了千里马的不幸。
第一段写千里马面临着必然被埋没的不幸命运,因为千里马只有依靠伯乐才能被大家认识到它的才能,而伯乐并不常见,那么千里马落入奴隶人之手,它的结局只能是像普通马那样死在马棚里,到死它的才能也没有机会施展。
第二段写千里马为什么在普通的食马者那里不能施展出它的才能。这是由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的马,而食马者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千里马,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能就无法发挥出来。
第三段则用漫画式的手法嘲讽了那些食马者,他们对千里马毫不了解,千里马就在眼前,他们却还装模作样地感叹“天下无马”,这是多么无知、浅妄啊!而被他们埋没的千里马又是多么不幸啊!
然而这篇文章又不仅仅是在写马。《战国策·楚策》里就已经有一个叫汗明的人在拜见春申君时,用骥和伯乐来比喻两个人的关系了。所以在中国文化里,千里马和伯乐很早就具有了特定的寓意,韩愈的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千里马实际上是指人才,伯乐是指能够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人,而那些不识千里马的食马者,指的自然就是那些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作者用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用千里马的悲惨命运,表现了有才能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通过嘲讽食马者的无知浅妄,讽刺在上者埋没、摧残人才。全文寄托了作者强烈的不平和怀才不遇的悲愤。
在线读书网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