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详细翻译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这一年,杜甫去世了。杜甫漂泊到了潭州,就是今天的湖南长沙。这首诗可以说是他晚年生命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结局。杜甫与李龟年,此时都老了,他们的心情是彼此相映的。杜甫见到李龟年之后,心中涌起的感慨是天翻地覆的,因为李龟年不是普通人。我们如果想了解这首诗背后巨大的痛苦,需要先了解一下李龟年。

李龟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宫廷乐师,也是一个歌唱家。我说一个故事,大家就能知道当时他的地位。李白有三首非常著名的诗,即《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三首诗写得非常好,是专门赞美杨贵妃的。《松窗杂录》记载了《清平调词》背后的故事。

唐玄宗开元年间,皇宫里种了各色牡丹,有红、紫、浅红、白四种花色。它们都被移植到了兴庆池东的沉香亭前。繁花盛开的时候,皇上就趁着月夜,喊杨贵妃一起去看牡丹花。有花有月有美人,还得有点音乐吧?我们常说,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啊!皇上赶紧找来梨园子弟,也就是当时的皇家歌舞团。李龟年是宫廷首席乐师,拿着他的乐器,带着他的乐队就过来了。刚要唱歌,皇上就说,有这么好的花,这么漂亮的妃子,怎么还唱那些老歌呢?该弄点新歌啊!于是让李龟年把李白叫来。李白立刻写了《清平调词》三首,三首都是在夸杨贵妃美如天仙,艳压群芳。李龟年把歌词进献给皇上,自己带着乐队演奏,当场就唱出来了。杨贵妃当然非常开心,拿着宝石杯装满葡萄酒敬皇上。皇上龙颜大悦,对李白就更为欣赏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李龟年和李白在当时是多么风光,多么荣耀!天下最有才华的音乐人跟最有才华的诗人,都聚集在唐玄宗身边。随时喊过来,当场填词,当场编曲,当场唱,这是何等的才华!皇上对他俩,又是多么亲昵,多么优待!这就是盛世之中的两大才子。

杜甫这首《江南逢李龟年》,上来两句其实也是说了相似的事情。李龟年比杜甫年纪大。杜甫说,我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你李龟年的大名了。在哪里才能听到你的歌声,看到你的身影呢?“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非常好学,热爱艺术,喜欢结交文士,所以李龟年经常出入王府。崔九是谁呢?是崔涤,在家族中排行老九。他哥哥崔湜是宰相,崔涤自己也很受玄宗重视,时常出入皇宫。岐王也好,崔九也好,都是当时最高等级的权贵了。一个是皇帝的弟弟,一个是宰相的弟弟。可见,前两句揭示出一片盛世景象,一派富贵画面,也揭示出李龟年当年的人生盛况,真的是出入宫廷,结交权贵!

前两句写盛世、盛况,那么后两句则写衰世、衰年。呼啦啦大厦就倒了,安史之乱爆发了,各种内忧外患也层出不穷。国家衰败了,人也老了。李龟年不再在宫廷中吃香的喝辣的,结交权贵了,而是流落到南方去了。杜甫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其中“江南好风景”和“落花时节”,强调的是暮春景色。为什么要强调暮春呢?

苍老的杜甫,遇见了更为苍老的李龟年,他们一起悼念青春。

第一层意义很简单,暮春就是杜甫重逢李龟年的真实季节;第二层含义,暮春象征着人的暮年,李龟年老了,杜甫也老了;第三层含义,暮春又象征着大唐的衰落。当年开元盛世的时候,国家歌舞升平,人民丰衣足食,现在却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以,杜甫感慨暮春时节的“好风景”,包含着多少个人的悲欢离合,又包含着多少国家的兴衰荣辱!

李龟年这时候在湖南干什么呢?他卖艺为生,有时候在官员的酒席上唱唱歌。有些史书记载,他在一次酒席上唱王维的“红豆生南国”,表达自己对于中原的思念,令当时在座之人都为之落泪。虽说此时李龟年也许还是有些钱的,处境可能还不错,但是无论是唱歌的人,还是听歌的人,心里都不是滋味。世道变了,人也都老了。很多年前,杜甫是在“岐王宅里”“崔九堂前”见李龟年,而现在他却是在南方官员的酒席上,遇到了卖艺为生的李龟年,又听到了他的歌声。

杜甫晚年也非常苦,漂泊西南,然后又漂泊湖南,寄人篱下,最后病死在一条小船上。诗最后说的“又逢君”三个字,真是饱含无限沧桑!什么叫“又逢君”?这里面交叠着过去与现在两幅画面。过去的“逢”,是在盛世场景之中;现在的“又逢”,则是在衰世之中、暮春之时。两幅画面之间,相隔漫长的岁月。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文人才子们都流落四方,杜甫很可能多年都没有见到李龟年了,突然在风烛残年的时候,遇见了更为苍老的李龟年,真是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刘禹锡有一首诗,也写出了这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对白居易说,我在外面漂泊了二十多年,终于在这一天见到你,还是在扬州这样一个好地方遇见你,感觉真恍惚啊!然后他使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与嵇康有关。嵇康死了之后,他的好朋友向秀经过他的老宅子的时候,听见笛声,怀念故人,写了一篇小文章叫《思旧赋》。这就是“怀旧空吟闻笛赋”。

第二个典故是一个传奇色彩比较浓的故事。一个人去山里砍柴,看到两个人在下棋,他就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棋盘旁边还有枣儿,他跟着吃了点。棋下完之后,他就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发现,腰间的斧头都已经腐烂了。到家之后才知道,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说明此人踏入了一块仙境,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间世界。他感觉只待了几十分钟,但其实已经过了很多年,斧头都烂了,人间都换了,这就叫“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运用两个典故,写出了恍若隔世、沧海桑田的感觉。

杜甫写《江南逢李龟年》,连典故都不想用了。人在情不自禁的时候,已经没有心思再去想典故了。何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很短,有什么感想就直接说出来吧!于是他意味深长地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晚年经常感慨衰老,不仅感慨自己,还感慨妻子、朋友,进而又感慨国家的盛衰。我们经常把杜甫诗称作“诗史”。他虽然是在写自己的人生,但他的人生遭遇里,折射着国家的历史、王朝的命运。《江南逢李龟年》,就是一部言简意赅、意味无穷的“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