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原文及详细翻译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有很多诗人会写《凉州词》。有时候就是在凉州写的,有时候则未必。因为《凉州词》并不是诗的题目,而是乐曲的名字。在这个乐曲下,不同人会填上不同的歌词。当然,大概这首曲子本身就雄赳赳气昂昂,有种军旅气质,所以歌词也往往与边塞生活、战争场景有关。

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写到了“玉门关”,距离凉州比较远。关于地理问题,我们放在后面谈,先来把诗作本身读一读。

“黄河远上白云间”,第一句会让人想起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动态的黄河;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是静态的黄河。一个是动图,一个是全景图,都非常有气势。李白为什么要把黄河写得那么动荡呢?他说“天上来”,又说“奔流到海不复回”,好像一眼看尽了黄河的发源到入海,前世到今生。但王之涣却没有这样做,为什么?

不要忘了,李白那句话是为喝酒助兴的,是《将进酒》中的一句,所以上来就描写了黄河滚滚波涛的形象,表示时间不断流逝,人生就是如此奔腾易逝,我们赶紧喝酒吧!他在鼓舞自己,鼓舞朋友,大家一起及时行乐,有酒就喝!而王之涣这首《凉州词》不是为了感慨人生,他是要描绘边关生活、边塞风光,要呈现出一个辽阔的空间背景:上有白云,下有黄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要写什么呢?

在荒寒之地,人类的情感仍然蓬勃生长,哪怕看不到春天。

将进酒(节选)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第二句的视野缩小了很多,“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白云,可以说是几百平方公里都包含在里面,但“一片孤城万仞山”,却缩小到一座要塞,应该就在玉门关附近。注意,“一片孤城”的“一片”,不是一大片、一大堆的意思,“片”是片段的意思,强调的是“孤城”的感觉。一座“孤城”坐落在黄河白云之间,那它的对面是什么呢?是万仞高山。山很高,非常险要。一般来说,边关地势险要的地方就会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一片孤城”和“万仞山”都是在强调戍守边关的这些将士们所居住的环境是多么孤独,多么危险。四望无人,只有无尽的黄河、无边的白云、万仞的高山。战士们就缩在一座孤城里,随时准备接受战争的侵袭。这是前两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

后面两句的视野,就变得更近、更小了。“羌笛何须怨杨柳”,视野尤其小,聚焦于一个吹笛人身上。什么是“羌笛”呢?是一种管乐器,长两尺多,有的是三孔,有的是四孔,插着两根竹管,竖起来对着吹。既然叫“羌笛”,可以知道它不是汉民族的乐器,应当是西域民族的乐器。羌笛吹什么呢?“怨杨柳”。大家想想,边关哪会有杨柳啊?又不是在江南。那为什么要“怨杨柳”呢?

其实,“杨柳”是乐曲的名字,叫《折杨柳》,古代音乐书籍里面把它归类为“鼓角横吹曲”。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折杨柳》曲子通常是为抒发离别之情。

谁在吹羌笛呢?当然是边塞战士。为什么要吹一首关于离别的曲子呢?当然是因为思乡。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把三、四两句连在一起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曲折意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人仿佛在质问吹笛的战士:何必在这里吹着凄凄惨惨的曲调呢?难道是因为看到杨柳而动了思乡之心吗?问题是,我们这里没有杨柳啊!春风是吹不到这里的,它从内地、从南方吹过来,吹不到这么边远、寒冷的地区。春天就像个懒惰的行人,走到玉门关就懒得再走了。我们所困守的塞外孤城,春天来得太晚太晚,甚至来了你也不知道。你去江南游玩,你想家了,看到杨柳,你吹了一支《折杨柳》曲子,这是很正常的。如今看不到春色,也看不到杨柳,为什么还要吹《折杨柳》来抒发离别之情呢?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啦!

三、四两句的情感就是这么曲折!其中有一种嗔怪的意思,但是嗔怪背后的情感是很无奈的。诗人想说,在这样一个荒寒之地,没有任何色彩,没有春风、春雨、春色,人类的情感仍然会像春风、春雨、春色一样,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挡都挡不住。所以,这一声质问里,包含着多少同情和叹息!

别的诗人也会有类似的情感。比如李白有一首《塞下曲》,是怎么写的呢?“五月天山雪”,到五月份了,天山还在下雪。“无花只有寒”,没有花开,只有寒冷。之后,“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这个时候人们听见了《折杨柳》曲子,但是眼前却没有一丝春色。李白的意思,跟王之涣说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非常相似的。

另外还有一首李益的诗《度破讷沙》,他是怎么写的呢?“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人们在塞外看不见草生,可能长出来一点点就被沙给刮掉了。“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你别说塞北就绝对没有春天,即便春天来了,它和风沙夹杂在一起,你也发现不了。这首诗也写出了塞外气候的特殊与边关战士的艰苦。

王之涣的《凉州词》,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再说说地理问题。大家可以翻开地图,查一查玉门关距离黄河到底有多远。至少有一千公里!那么,王之涣怎么可能既看到“黄河远上白云间”,又看到“春风不度玉门关”呢?他是千里眼吗?这个问题该怎么解释呢?

有学者研究发现,最早的时候,王之涣写的不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而是“黄沙直上白云间”。诗的题目也不叫《凉州词》,而叫《听玉门关吹笛》。这样一来,全诗从题目到内容就都非常合理了:诗人在玉门关听见有人吹羌笛,由此兴发感动,写了一首诗描写塞外风光并抒发思乡之情;他看见的不是黄河,而是黄沙漫天的景象。可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固然也很壮美,但相比之下,“黄河远上白云间”带给人的想象空间更为辽远,再加上借用了九曲黄河的形象特点,肯定比暴风黄沙的构图要更有气势。所以,这首诗被修改之后,反倒比王之涣的原作更精彩。

那么,是谁修改了它呢?什么时代修改的呢?我估计很早,就在唐朝,甚至有可能就在王之涣的同时代。唐代有本笔记小说叫《集异记》,记载了著名的“旗亭赌酒”的故事。话说有三位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涣之(也就是王之涣),有一天聚会喝酒。这时来了一群歌女,三位诗人就商量:正好有这么个机会,我们打个赌吧!待会看这些美女唱谁的诗唱得最多,谁就是老大!以后谁也别争谁的诗写得最好,咱们今天一局定输赢!

三位诗人就在旁边躲起来听。第一位歌女上来了,唱的是王昌龄的诗。王昌龄非常得意,拿手在墙壁上画了一道杠。第二位歌女唱了一首高适的诗,高适也很得意:哈哈,我也有一首了!他也画了一道杠。第三位上来,又唱了一首王昌龄的诗。王昌龄更得意了:我有两票啦!

王之涣急了,灵机一动赶紧改规则。他说刚才那些歌女长得都不好看,我就看中了其中一位最美貌的。她只要唱了我的诗,那以后我就是老大;如果唱的不是我的,我就愿赌服输,从此以后屈居于你们二位之下!果然,一会儿最美貌的歌女登台演唱,唱的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大喜,惊动了歌女们。于是三位诗人与几位歌女,一起把酒共欢了。

这个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可能有“戏说”的成分,但它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是非常真实的:唐诗在当时是活生生地流传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是死板地放在纸上让人读的,而是传唱在歌楼酒馆里边,不断被传诵,也不断被改写。故事里唱的王之涣《凉州词》,就已经改成了“黄河远上白云间”。我们知道,王维有首《送元二使安西》,后来配曲演唱就改名叫《阳关曲》《阳关三叠》。那么,王之涣这首《听玉门关吹笛》,则配合《凉州曲》来演唱,于是就改称《凉州词》了。题目改了,文句也改了,而且改得更妙,传唱更广。王之涣九泉有知,估计也会认同这个版本,也会喜欢这个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