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原文及详细翻译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太有名了,以至于小学课本经常只选最后四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家一定要清楚,这首诗原本是有十句的。只有完整地把诗读下来,才能知道最后两句包含的情感与哲理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诗题叫《长歌行》。“行”是一种音乐形式,《长歌行》是一个曲名。不同的作者在这个曲名下,可以写不同的词。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往往是先有很多曲子,后有歌词。国家有一个音乐机构叫“乐府”,专门储存各种各样的曲子,还会编写各种各样的书籍,里面就有很多曲名。曲名下一般都会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后人可以根据这些代表性作品的格式,继续写同样题目、相似格式的作品。
说到《长歌行》,我们或许会想到曹操写过一首《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不是在咏蔬菜,而是在咏人生。
长歌和短歌有什么区别呢?长和短,不是指篇幅。曹操的《短歌行》,写得比汉乐府《长歌行》要长得多。两首诗的主要区别是“行声有长短”,也就是演唱的时候,旋律的节奏快慢是不同的。《长歌行》如果要唱出来,可能是缓慢优柔的,但是《短歌行》唱出来应该很激越,有一种雄心万丈的感觉。
下面,我们正式来读《长歌行》。
前两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葵”是一种蔬菜。诗人说,我家里的庭园种了葵菜,颜色是青青的。早晨的时候,葵菜上挂满了露珠,一直等到太阳出来,才能够“晞”,就是露水晒干。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果把前两句放到整首诗的布局里来看,这是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叫作“兴”。《诗经》里面经常使用这样的手法。《诗经》第一篇叫什么?叫《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本来是要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他不先说“淑女”“君子”,而是先说“关关雎鸠”。这就是一种兴发、感动、铺垫。
“兴”,浅显点来说,就是铺垫感情,犹如歌曲前奏。大家最熟悉的国歌,不是上来就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是前面有一段进军号一般的旋律,把情感基调奠定之后,我们才开始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同样道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是做铺垫。
《长歌行》说,蔬菜长得很好,是要铺垫什么呢?下面就开始说,“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人家这首诗又不是叫《咏蔬菜》!作者描写“青青园中葵”,是为了引出对春天的赞美。古人认为,春天是和煦的,温暖的,阳气旺盛的,就像人的仁爱之心一样。春天有生生不息的品质,爱护生命,催发生命,保护生命,激扬生命,所以古人把掌管礼仪的官称作“春官”。礼官嘛,要让人间有秩序,要教育、关怀每个人,春天也是如此。
古人认为春天有“德泽”,就像雨水一样撒遍人间。“布德泽”,是说春天播散它的道德,让生命生长。在春天的恩泽沐浴下,“万物生光辉”。当然,“万物”里也包含着“青青园中葵”。
看到如此春色,诗人却没有停留在赞美春天上,他话锋一转,“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他看到美好的春色、欣欣向荣的花木,却担心倏忽之间秋天就来了。
古人认为,秋天有“肃杀”之气。雷锋说过一句名言:“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秋风扫落叶”,有一种严酷、严厉的感觉,但是它又不是残忍的,而是正义的、正当的。去掉衰败的东西,保存好的东西,度过漫长的冬天之后,春天再让它生发出来。所以,秋天有一种严肃、正义的气质。古人会把掌管刑法的官称作“秋官”。大家看,春官掌管礼仪制度,教你应该怎么做,是和颜悦色的。秋官则是惩罚,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很严厉。
诗人说“常恐秋节至”,怕秋天一来,“焜黄华叶衰”。“焜黄”,就是色衰枯黄的样子;“华叶”,就是花和叶。我们刚刚看到的那些蔬菜、花朵啊,都在春天里生长、盛开,但是很可能秋风一来就被摧毁了。春天是熠熠生辉的,秋天却是色衰枯黄的。这样的秋天,容易让人感到凄凉。
诗人先写到春,又写到秋。从春到秋,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所以自然而然归结到了一种对时间的感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江河东流到大海,不会往西倒流。诗人用一种空间的感觉,奔腾不息的江水、河流,来比喻时间也是奔腾不息、不可倒流的。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最后,诗人真正想说的精辟道理出来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到这儿,我们才知道,“青青园中葵”,春天生长的蔬菜,不就是少壮时候的人吗?而秋天焜黄的花、焜黄的叶,不就是衰老的人吗?这里是用植物的春、秋来比喻人的壮年、老年。植物有壮年的生长,有老年的衰残,人也是如此。所以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水到渠成,发人深省。
综合来看这首《长歌行》,诗人从日常生活的一个角落写起,看到园中蔬菜,从而引发了对春天、对秋天、对时光、对人生的一连串感悟。前面的铺垫是丰满的,结尾的哲理才能动人,令人信服,令人过目不忘。
在线读书网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