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原文及详细翻译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的题目叫《塞下曲》。其实,《出塞》《塞下曲》《前出塞》《后出塞》都是歌曲的名字。当时的诗人在给这些歌曲填词的时候,也喜欢填上与边塞战争相关的歌词,这样唱起来,曲和词就能相得益彰。在这首《塞下曲》中,诗人卢纶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战争生活呢?

第一句,“月黑雁飞高”,开篇就告诉你,这一天的月亮是看不见的。“月黑”,说明光线很暗,杀气很重。我们经常会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会有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为什么要写“雁飞高”呢?因为雁这种鸟经常能够感受到“兵气”的存在。古人认为,士兵作战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杀气,有些鸟能够感受到,会害怕。雁高高地飞,不敢往下落,可见地面上正在发生的战争是比较惨烈的,刀光剑影之中杀气腾腾。

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早雁》是这么写的:“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有个成语叫“惊弓之鸟”,《早雁》里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胡人的骑兵拿着弓箭一射,天空中的大雁立刻惊飞四散,哀叫着飞走了。所以“月黑雁飞高”隐藏着无数信息在里面。这场战争不是刚刚打,应该已经打了很久。

在漫长的事件中,寻找到一个最有画面感的焦点。

第二句,事件和人物出来了,“单于夜遁逃”。匈奴人的首领叫单于,后来也经常泛指北方民族的首领。单于大半夜的干吗?“遁逃”,就是逃跑。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大雁要躲着飞。因为刚刚发生了一次短兵相接的壮烈战斗,这场战斗应该打得酣畅淋漓,把对方的首领打得半夜逃窜。在这个时间点上,战争难道就结束了吗?没有,因为“宜将剩勇追穷寇”。

下面诗人继续写,“欲将轻骑逐”。“将”,就是率领;“轻骑”,就是轻装快捷的骑兵;“逐”,即追逐逃窜的敌人。单于不是“夜遁逃”了吗?你不能带着大兵车、重装甲往前追,要领着轻骑兵去追。注意一个字,叫“欲”,包含着一种欲望、一种情感在里边。刚刚说“单于夜遁逃”,现在我要穷追猛打。“欲将”,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同时,“欲”字又是承前启后的过渡点,它引出了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

最后一句的画面,跟整首诗的气氛融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张力和杀气。“满”,就是纷纷扬扬的大雪布满视野。“弓刀”和“雪”,都是比较明亮的。尤其是刀,在黑夜中闪闪发亮。两件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雪亮的光环,环绕的是一个将军或一个战士。他佩带好了装备、武器,要干什么?他要一往无前,要追杀对方的首领,就是“欲将轻骑逐”。

到底是如何一路奔袭的呢?最后有没有追到遁逃的单于呢?诗人都没写。这么短小的诗,是不允许诗人具体描写追击过程的。他不能拍录像,只能抓拍一张最精彩的照片,于是他抓住了“大雪满弓刀”的画面。这句话其实是以静写动。我们可以想象“满”字,想象“雪”和“弓刀”的亮闪闪的样子,它们都在释放着一种能量,释放着战士心中的欲望与杀气。这幅静态的画面,透露了无限种可能,压缩了无限多的动态画面,乃至照耀了这场战争的整个过程。

写作这件事情,是需要随机应变的。比如写景,有时候要写动态,适合展开来写;有时候又适合写静态,需要静观一个地方。静和动是相对而言的,优秀的作家也是变化无穷的。他在动中看到静,在静中看到动,艺术思维就能超凡脱俗。

我们再来看一首诗。卢纶另外还有一首《塞下曲》,也非常有名:“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里浓缩了一个故事。《史记》记载,李广出去打猎,见草中有石头,以为是老虎,赶紧射了一箭。这个箭就直接射入石头里了。射进去之后仔细一看,原来是块石头。李广心想,哇,我这么力大无穷啊,连石头都能射穿!于是他又反复射了几箭,但是“终不能复入石矣”,射不进去了。为什么同样是李广这个人,力量相差却这么明显呢?道理很简单。人在危急时刻的斗志与力量,会超常爆发。

卢纶的诗,将李广的这个神奇时刻记录了下来,并且做了一些加工、改写。他怎么写的呢?他说“林暗草惊风”。“林暗”就跟上一首诗的“月黑”一样,在渲染一种杀气。“草惊风”是一个典故。《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你看到云突然飘出来了,这里面不简单,可能有龙出来,就叫“云从龙”。什么叫“风从虎”呢?刮来一阵邪风,可能不是简单的风,而是老虎要扑出来的预兆。所以,“林暗草惊风”就暗示这个地方有老虎。在这一瞬间,李广真以为遇见了老虎,以为老虎就趴在草丛中。这时吹来一阵邪风,感觉老虎立刻就会扑上来。于是,“将军夜引弓”。他在黑暗之中、情急之下,不管三七二十一,拉满他的弓射了一箭。在这一瞬间,他的斗志和力量发挥到了无限大。射完之后他就走了。

为什么呢?一方面是自信,老虎一定会被射中、射死了。另一方面也是谨慎,万一又有别的猛兽呢?赶紧先回营地,等天亮再说。第二天一早,他去寻找箭和猎物,发现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石头。整支箭几乎都陷入石头中了,可见当时瞬间爆发的力量有多么惊人,这就叫“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可见,卢纶对《史记》中的故事进行了加工。《史记》记载得比较平实:李广以为是老虎,一箭射过去,之后想再射,就射不进去了。卢纶把这个故事重新组织了一下。前一天夜里怎么射的,他不说,只说李广在情急之下射了一箭,以为是老虎。第二天早上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李广去寻找,发现不是老虎,原来是块石头。最后,故事定格在“没在石棱中”。“没”字,既是故事的终点,也是李广力量的凝聚点。你们看,卢纶多么擅长捕捉事件的焦点!

从“单于夜遁逃”到“欲将轻骑逐”,从“将军夜引弓”到“平明寻白羽”,其间的过程,估计经历了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吧!在漫长的事件过程中,如何寻找到一个最有画面感、最能体现事件精髓的焦点呢?卢纶找到了。第一首,他找到的焦点是“大雪满弓刀”;第二首,他找到的焦点是“没在石棱中”。从这两个静态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无穷无尽的画面和无穷无尽的精神。从“大雪满弓刀”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斗志;从“没在石棱中”里,我们看到了前一天晚上这位将军情急之下的神勇之力。

延伸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