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原文及详细翻译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题提供的信息非常明确——“十五夜”,就是八月十五中秋夜。诗人在干吗呢?“望月”,看月亮。有的版本中,诗题还多了几个字,即《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信息就更丰富了,说明这首诗是望月怀人的,有思念的对象。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人们在赏月的时候,如果不能见到想见的人,最容易产生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在众多描写中秋的诗词里,王建这首诗算不上最有名,也不能说是最典型。它并没有把思念的情感充分、强烈地表现出来。苏东坡《水调歌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这是典型的中秋情绪。而王建这首诗,比较含蓄、内敛,它主要通过一些景物细节,去展现内心静静流淌的情绪。

第一句“中庭地白树栖鸦”,上来就写得比较隐晦。“中庭地白”,地为什么会白呢?在中秋之夜,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而是把月亮藏在景物里面。“中庭”,就是庭中。庭院中间有一大片空地,都是白花花的。为什么会白花花?因为月光照耀平地,呈现出水面一样亮闪闪的感觉。

苏东坡有一篇小文章《记承天寺夜游》,写过类似的感觉。他有一天晚上睡不着,也没人陪他玩,就去承天寺找好朋友张怀民。正好张怀民也没睡着,两个人就在庭院中散步。此时他看到的景色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的空地上,好像积了一摊安静的水面,非常清澈透亮。水中有水藻,有荇菜,斑驳摇曳,交织在一起。那我们就得问了,这明明不是水,就是月亮的光影,怎么可能有水草呢?紧接着苏轼就给出了解释,“盖竹柏影也”,意思是刚才恍惚之间觉得是水草的那些影子,其实是庭院中竹子、柏树的投影。月光如水,那么树影就如同水草。这个联想非常机智,非常有趣。苏轼真不愧是一个画家,对于形态、空间、光影的变化,都很敏感。

本诗的第一句中还包含一个景象,叫“树栖鸦”,这也是侧面描写。乌鸦很安静,说明什么呢?说明月色也很安详。乌鸦对光线很敏感。如果有风有云,造成月光不断变化,乌鸦可能就会嘎嘎乱叫,扑腾乱飞。现在,乌鸦安静地栖息在树上,可见月色静美。大家看,第一句七个字,没有提过“月”,但其实处处都有月亮。

第二句也是同样的构思:不直接写月亮,写月下的景象。“冷露无声湿桂花”,表面上看写的是桂花,点出季节,即中秋时节。桂花在中秋开放,飘香十里。王建说“冷露无声”,说明他很想用听觉去感受露水。孟浩然有句诗“竹露滴清响”,竹叶上的露水往下滴,滴到水池里,发出清脆的响声。这里,王建特意说“冷露无声”,是强调露水安安静静地凝结在桂花上,天气很清寒,露水不会滴下来。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里说,“波心荡,冷月无声”,其实化用了王建的“冷露无声”。两位诗人,都将“冷”与“无声”联系起来,让触觉与听觉交互影响,就会给人更冷、更安静的感觉。

露水凝结在桂花上,诗人写这个场景,与月亮有关系吗?白居易《忆江南》说“山寺月中寻桂子”,既是写月光下在寺庙里赏桂花、闻桂花,同时也在写赏月。因为月亮中的影子,常被古人想象为桂树的样子,于是便认为月宫中也有桂花。同样的道理,王建说“冷露无声湿桂花”,既是写人间的桂花,也是写月亮上的桂花。换句话说,露水仿佛打湿了月色。

中秋之夜,露水打湿了月色,相思落在了谁家?

读到这里,我们会感觉到诗人的不动声色,好像非常安静。但在安静的氛围中,又隐隐透露出了一种孤独,一种冷清。诗人不提“月”,但处处都在写月,这是一种高妙的写法。诗人也不抒情,但是处处有情,情感都在细节里面。月光很安静,栖鸦很安静,露水很安静,桂花也很安静,一切都很安静。于是我们不禁要追问了:中秋节不应该是热闹、团圆的吗?你怎么过得这么安静?安静得太过分、太反常了吧!

过度的安静,往往意味着孤独。于是就引发了后面两句的抒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大家注意,“月”出现了,“人”也出现了,情感也终于表达出来了,就是“秋思”。“秋思”,即秋日的思念,这里特指中秋之夜的思念。诗人问自己,也问天,问大地:不知道在这样的中秋明月下,谁家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或者说,谁在看月亮的时候,陷入了沉思,陷入了怀念之中呢?他的措辞很婉妙,不说“谁家有秋思”,而是说“秋思落谁家”。“秋思”犹如月光,落在家家户户,落在很多人的心里。

读完最后一句,我们再回头看前两句,会发现一切景物里其实都包含着“秋思”。庭院里,栖鸦旁,露水中,桂花上,以及笼罩这一切的月光下,处处都有“秋”,处处都有“思”。“秋景”“秋月”“秋思”,三者紧密不可分,浑然一体。这些景象与情绪,不仅是诗人自己的所见、所感,而且是中秋之夜很多人的所见、所感。所谓“人尽望”“落谁家”,就是想描写“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春江花月夜》里说,“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也呈现了相似的画面。总而言之,这首《十五夜望月》,句句紧扣题目中的“望月”,句句蕴含着“十五夜”的普遍感受。我们可以说,它处处写月,处处写秋思。

延伸阅读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