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原文及详细翻译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题《滁州西涧》,是个地名。滁州,在今天的安徽。西涧,当然就是滁州西边的山里面的涧水。小朋友们将来读初中的时候肯定会学习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亭记》的第一句就是“环滁皆山也”,说滁州周围都是山。那么韦应物为什么跑到西边的山里呢?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不再做滁州的地方官了,暂时居住在山里面,自己有一个小房子住着,没事就出去逛一逛、看一看。有一天他走在西涧旁边,发现了一幅很美的画面,于是停下来,观赏、摹玩不已,就写下了《滁州西涧》。

第一句里面出现了一个关键词,叫作“幽草”,意思是草长在幽暗且幽静的地方。什么地方呢?“涧边生”。第一句就告诉你,“我”首先看到的是西涧边上长着非常茂盛的青草,它们无人打搅,环境幽雅。正因为如此,韦应物给“幽草涧边生”的前面加了一个限定词,就是“独怜”。什么叫“独怜”?意思是特别喜欢,不含孤独的意思。整首诗都笼罩在“独怜”两字之下。下面要写的所有东西,他都特别喜欢。为什么喜欢呢?重点在“幽”上,处处都是幽静闲淡的画面,处处给他悠闲自在的感受。

第二句,“上有黄鹂深树鸣”。前面写“幽草”,现在写“深树”。什么叫“深”?就是树林长得非常茂密、葱茏。黄鹂在哪呢?可能他没有看见,只是听见,黄鹂藏在枝叶深处。“深树鸣”,既是写树,也是写黄鹂的声音。这绝对不是叽叽喳喳在耳边的感觉,而是若有若无,时有时无,呼应着前面的“幽草”。写到这里,诗人仍然在铺垫,真正要写的主题还没出来。题目不是叫《滁州西涧》吗?他要写的主要是“涧”。他先写在涧水旁边看见了什么。有幽草,有深树。又写听到了什么。有黄鹂。这些都是在铺垫呢!

后面两句,才是诗人真正想写的、最打动他的一幅画面,即“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才是直接描写“西涧”。春天的溪水因为下雨而水量变多,形成了小波小浪,所以叫“春潮”。大家以后有机会去山里游玩的时候,不妨关注一下,下雨的时候,山里的泉水就会变得特别湍急,溪水也会涨起来。雨下得多,下得大,潮水涨得也就急了,水势很大。

水涨起来之后,造成了什么效果呢?画面的中心在“野渡无人舟自横”。大家要恰当地、准确地理解这句话,关键点在哪里呢?在“横”字。如果让你们去画画,你会怎么处理“舟自横”的“横”呢?可能有同学会说,“横”不就是横平竖直的那个横吗?我先画一条小溪,小溪是横着的,再画一只小船,小船贴在岸边,顺着小溪的方向,也是横着的。或许有人会说,应该把小船画成垂直的,这才是横在小溪上。所以说,如果把“横”理解成“横平竖直”的“横”,会有不同的画法,而且彼此很难说服对方,似乎怎么画都有道理。

大家不要忘了,韦应物毕竟是在写诗,不是画画。画画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位置关系,但诗是活的,更接近自然的本来面目,它可以给出动态图,不用定死。那么,“舟自横”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动态图呢?

读懂“沧海横流”“才华横溢”两个成语,才能读懂这首诗。

让我们想一想,“横”这个字,除了横竖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我举两个例子。一个叫“沧海横流”。河流有方向,可以横可以竖。那么大海怎么横、怎么竖呢?它不是长江、黄河那样自西向东流,它是一大片无边无涯的水域,就像太平洋一样,洋流是变化多端的。所以,“沧海横流”是什么意思呢?

第二个例子叫“才华横溢”,这个更要命了。什么叫“才华横溢”?有没有人是“才华竖溢”?他满脑子都是才华,横溢就是从耳朵里往外冒才华,竖溢就是从天灵盖往外冒才华?

显然不能这么理解。“才华横溢”“沧海横流”中的“横”,都不能理解为横竖的意思。“横”还有一个意思,即任意的、不定向的。什么叫“沧海横流”?就是说海非常大,水非常多,它不像河流一样有固定方向,而是可能流向任何一个方向。同样道理,“才华横溢”是说这个人施展才华有各种可能性,有时候往文学上走,有时候往音乐上走,有时候往数学上走,多才多艺,什么都会,这才叫“才华横溢”。

读懂以上两个成语,我们也就读懂了什么叫“野渡无人舟自横”。“舟自横”,就是没有人管这只小舟,随便往岸边一靠,然后溪水涨起来,浪花拍打着船,船在那里旋转、绕弯,处于无人驾驶的状态,撞上谁是谁。为什么会有这幅动态图呢?因为溪水“晚来急”,水势变大,水流速度加快,才会产生小舟旋转不已的效果。韦应物想用这个动态图告诉读者:我现在的心情是多么轻松愉悦、无拘无束啊!

韦应物很喜欢用“自”字。比如他说“春禽自相求”,鸟儿自己在那里玩耍呢!他说“欲啭不啭意自娇”,小鸟自己在那里娇美作态呢!他说“百草无情春自绿”,春草自己在那里绿呢!不受任何干扰。同样道理,“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是写出了一幅自由自在的风景,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心情。这句诗经常被后人称赞,广受喜爱。北宋有位宰相寇准,把“野渡无人舟自横”改写成了两句,叫“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也是一种表达欣赏的方式。

关于《滁州西涧》,还有很多故事。宋徽宗是个大画家,当皇帝当得一塌糊涂,可当画家真是天才呀!他给画画的学生出考题,让大家画“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大部分学生的想法比较简单:“无人”嘛,那就不画人呗,画一个空船。有的学生故作聪明,为了表达“无人”的意思,还特意画了一只白鹭站在空船上,强调一下此处真没人,不然白鹭早就被吓跑了。

春日登楼怀旧

北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有一位学生别出心裁。他在船上画了一个人。这个人在干吗呢?他躺在小船之中,在那吹笛子呢!这幅画就很有奇思妙想!别人画“野渡无人”,就真的画成了没有人。但其实我们知道,诗里面是有人的,就是诗人自己。这位学生在船里画了一个悠闲自在吹笛子的人,其实就是帮助读者去领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心情。船怎么飘飘荡荡,他不管,他只管吹笛子,多么潇洒自如!这幅画得到了宋徽宗的表扬。

由此可见,虽然画面是死的,只要画家的头脑是活的,也能把画给画活,这就叫“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