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原文及详细翻译
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是南宋诗人,算是陆游的老师,陆游跟他学过诗。曾几写诗比较轻松自在,没有太多约束。北宋很多诗人喜欢卖弄学问,有时候就把诗写成了知识测验、智力游戏,不太能感动人,也不容易有趣。于是有些诗人便开始反思,认为写诗不能卖弄知识,应该多写生活中的感触、自然中的感悟。诗的源泉还是在生活嘛!曾几就写了不少描写日常生活、表现自然趣味的小诗。
诗题叫《三衢道中》。“三衢”即衢州,在浙江。第一句写“梅子黄时”,说明是五六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到五、六月就会出现一个漫长的梅雨季节,几乎天天下雨。一般来说,黄梅时节应该像赵师秀《约客》所写的那样,“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才是正常的情景。但是曾几现在经历的“梅子黄时”,反倒是“日日晴”。这一路走去,阳光明媚,他也不用总是披着蓑衣、打着雨伞,自然就更加轻松惬意。
第二句写“小溪泛尽却山行”。他从水路转走山路。这一路有时候乘舟,有时候步行,走的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
第三、四句写“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有两个词值得琢磨,一个是“不减”,一个是“添得”。有减少有增加,是和什么时候比呢?肯定是与“来时路”相比。来的时候绿荫已经很多了,再次走过这条路时,他发现绿荫还是挺多的,仍然是初夏的情景,但是多了一些声音,多了“黄鹂四五声”。
“添得”两字很有意思。“来时”的画面仿佛被定格住。他记得有这么一条山路,两边绿树葱茏,走起来非常阴凉。尤其在“日日晴”的时候,大太阳照着,在绿荫底下走很舒服。这是他记忆库中保存的一个画面。现在他来到这儿,又走同样一条路,发现“添得黄鹂四五声”,就像给一幅定格的画面增加声音效果一般。诗人绝对不是怀着苦恼的态度走这段路的,而是怀着轻松自在的心情。他可以看看风景,可以听听鸟鸣。在这个瞬间,诗人同时也是画家,大自然变成了一幅画,存在他的记忆库中。当他再次经历这段自然风景时,会用当下的所见所闻去修改记忆里的那幅画。
类似这样的诗还有不少。晚唐有一位诗人叫郑谷,他有一名句叫“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他说远眺江水,感觉处处都能够入画。在这个画面里,本来可能只有夕阳、江水、杨柳。现在呢?多了“渔人披得一蓑归”。他的记忆库里本来有一幅《江天晚景图》,今天他再过来看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新元素,就是“渔人晚归”的形象。如果给他一支画笔,他可以很快创作出一幅新画。
词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北宋大词人秦观《八六子》的最后几句是这么写的:“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词人的情感是淡淡忧伤的。他在忧伤中看到的风景,也是比较衰残。花大多落尽了,天气晴雨交加,心情也起伏不定。最后一句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意思是前面看到的风景、涌起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好像消歇掉了,但是“黄鹂又啼数声”。这是一个余韵袅袅的结尾。黄鹂一啼可能又勾起词人无尽的想念、无尽的思绪。如果说之前所写的所有情绪是一幅复杂画面的话,那么“黄鹂又啼数声”则是点睛之笔。
诗人手握神奇的画笔,可以随时增减画面,随时添加音效。
可见,古代诗词里经常会出现“有声画”。诗人在描写自然的时候,犹如手握神奇的画笔,可以随时增减画面,随时添加音效。
最后,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江南的梅雨季节。曾几这首诗一开篇就告诉读者,“梅子黄时日日晴”是一个反常现象,正常情况应该是“日日雨”。我小时候住在江南,每到梅雨季节就会下一个多月的雨。衣服晾在外面,一个星期之后还会有点湿,根本晾不干,家里也很容易长霉。有一件事情使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一天正好是梅雨季节的时候,我不小心把牛奶泼到了墙根,使劲擦拭以后,虽然表面上擦掉了,但过一阵子一看,泼上去的牛奶痕迹就变成了发霉的斑点。从这个小经历可以看出,梅雨季节的湿气是多么恼人。
梅雨季节的雨,是特别细的。你一出去,感觉雨丝就往衣服里钻。看着雨不大,但不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不打伞真不行,但打了伞似乎也没用。雨丝是无孔不入的。北宋词人贺铸写过一首《青玉案》,他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意思是,你问我的思念之情有多少,我可以打三个比方:第一,遍地都是春草;第二,城里飘的全是柳絮;第三,梅雨季节细雨绵绵。相比之下,最后一个比方最绝妙。梅雨季节的雨是千丝万缕、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用它来形容百转千回、难以摆脱的情绪,最恰当不过,真是“无边丝雨细如愁”啊!人们送给贺铸一个外号叫“贺梅子”,就是因为“梅子黄时雨”这个比喻句写得太好了。
青玉案
北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在线读书网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