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原文及详细翻译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诗里有很多名作是以“望”为题的,比如李白《望庐山瀑布》,刘禹锡《望洞庭》,杜甫《望岳》。但凡遇见这样的诗,我们都可以问同一个问题:诗人是站在哪里望风景的?我们先来看看天门山的地理形态。
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附近,是分别位于长江两岸的两座山。两座山并不是恰好隔江相望,而是错开了好几公里。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站在江边,你就看不出“天门中断”,看不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情景。在你的视线中,两座山隔得挺远,或许会产生“平明送客楚山孤”的感觉。
李白望天门山,应该是站在江中心的船上。也就是说,“孤帆一片日边来”,可能写的就是李白自己坐船从遥远的天边顺江而下,来到了“天门中断”的地方。当然,长江上不会只漂着一只小船。李白也可能回头远眺,看见地平线上还有一只小船。由于距离太远,就只见船帆,不见船身,故曰“孤帆一片”。为什么他这么关注“孤帆”呢?因为思念家乡。有人推测,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写的,他刚从故乡四川出来,沿江而下,游览了很多地方。四川远在天边,故曰“日边来”。
以上所说,是根据天门山附近的地理地貌,对诗人的立足点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判断。我们读诗的时候,最好要知道诗是具体在哪写的,今天还能不能看到诗中的风景。一般来说,一座庙、一幢房子可能不会留存到今,但是山河是相对长久的。我们如能实地探访一下诗人去过的山河,就能更准确、更亲切地理解诗意。接下来,我们把这首诗的细节再读一读,品一品。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本来长江流到这一段并不是很湍急,江面已经很宽阔了,但是在李白的写法里,在他的夸张之下,大山大河常常拥有比现实更加宏伟的气势。就现实地理环境而言,江水流到天门山脚下会遭到阻遏,会产生更多的波涛。李白乘船从这里走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段长江好像又狭窄起来,水流又迅疾起来。“中断”的“断”字和“楚江开”的“开”字,联系起来看是非常有气势的,仿佛本来天门山是一道横陈的山脉,长江从上流一直冲下来才把它冲开了,冲开以后再继续奔流下去,便是“天门中断楚江开”。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与第一句有密切联系。“回”和“开”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开”是一往无前,“回”是回旋徘徊。为什么会有回旋?因为出现了强有力的阻挡,这就渲染出了山的气势——必须是大山、雄伟的山,才会把这条大江阻挡得汹涌澎湃,阻挡得回旋奔腾,让“碧水东流至此回”。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以上两句,既写出了江水一往无前的气势,也写出了两座山夹江而立的宏伟之感。李白在另外一首诗《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里,写黄河时也有类似的一种表达:“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意思是,黄河之水从天边奔腾而来,撞得地动山摇,潮水澎湃,就像车轮轰鸣,就像雷声滚动。这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写的是相似的景色、相似的气势。我们两条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都在李白笔下呈现出了惊天动地的雄姿。
一句“至此回”,铺垫了山的气势。下面一句就要直接写山的气势了,即“两岸青山相对出”。注意这里的动词“出”。“出”是被谁铺垫出来的呢?是“至此回”的“回”。只有宏伟的山、坚硬的山、雄峻的山,才能把大江东去的气势给阻挡住,水波回旋,徘徊不已。而这两座山的感觉,仿佛是从波浪之下窜出来的,像两座大坝一样,把江水给拦在这里了。
最后一句是“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写得很有技巧。前面三句其实都没有告诉读者诗人是站在哪里“望”的,最后一句则揭示了谜底:“我”乘着小船顺江而下,“孤帆”即“我”,或者至少是“孤帆”有“我”。如果“我”站在江边遛弯散步,就看不到如此壮美的景色了。只有乘舟顺江而下,才能依次看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三幅画面,有一种由远及近、步步逼近的感觉。
揭示谜底之后,李白还出示了一个韵味悠长的结尾,叫作“日边来”,说明自己从很远的地方来。这段时期李白一直在漫游。他故意说,我从天边而来,东下而去,走到天门山这里不禁感叹:哇,好雄伟的两座山!和我家乡四川的山水,真是完全不同!他写出了远客来临的一种好奇心、新鲜感,以此来强调自己面对天门山的兴致盎然。
两条伟大的母亲河,都在李白笔下呈现出惊天动地的雄姿。
我们现在都喜欢去旅游。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叫旅游?有人说,旅游不过就是从自己厌烦的地方,跑到一个别人厌烦的地方去。比如,如果你是北京人,外地来一个朋友,说你陪我去八达岭看看吧,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城墙嘛!但是他们会认为“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定要去看看雄伟的长城。
同样的道理,住在大城市的人喜欢往山清水秀的地方去,比如跑到云南大理去,在古城里转悠。大城市虽然资源丰富,但总缺少一点儿悠闲自在的趣味。到了大理古城,你每天就是遛弯,随便吃什么东西都觉得很好吃,没事就喝个茶、听个音乐,或者租个车顺着洱海绕一圈,非常惬意。但是,你去问大理本地人,人家可能反而觉得巴掌大的小城市有什么好的?同一个小吃摊子,自己都吃了三十年了!洱海不就是个野生的大水泊,哪里比得上北京的皇家园林呢?所以说,旅游其实就是从自己厌烦的地方跑到别人厌烦的地方去。
李白在这里写“孤帆一片日边来”,突出自己远道而来,其实是在表达一种惊喜,表现出好像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从而更加真挚地感叹:哇,天地间原来有这么雄伟的两座山啊!
李白这辈子,与长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长江头出生,就是四川。他顺着长江离开四川,开始在湖北漫游、在江南漫游,然后往北去,到长安做了个官。结果两年多就被皇帝一脚踢出来了。没官做,他就继续漫游,跑到皖南、江西,最后死在长江边。他的很多诗都写于长江流域,长江的山水、长江的风俗、长江的文化都深深地印在李白的灵魂中。也正是这样的大好河山,才孕育出这么伟大的浪漫诗人。李白身上很多精神气质都与长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常说祖国地大物博,这不是吹牛,而是真的如此。地大物博之地所孕育的文化,就是博大精深的文化。日本、韩国的文化也许很精致,但缺乏大气磅礴的精神,因为他们没有变化万千的山河。
在线读书网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