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原文及详细翻译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作者高鼎,是清末诗人,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他的事迹并不太被人所熟知。就因为这首诗太有名,我们现在还能大略了解这位诗人。据说他晚年受到了政治上的一些打击,就归隐于江西上饶地区的农村。这首诗就是他在农村归隐的时候写的。

诗写得浑然天成,很轻松,很天真。第一句写“草长莺飞二月天”。“草长莺飞”这四个字真美,但这并不是高鼎创造的意境。很早的时候,南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丘迟,写过一封书信《与陈伯之书》,里面有四句很著名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句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来人们就从中提炼出了“草长莺飞”这个成语。

写江南美景的句子还有不少,我再举个例子。《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故事,说大画家顾恺之有一次从会稽回来,会稽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别人问他,会稽山川到底怎么美了?顾恺之随口就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什么意思呢?山峰啊,岩石啊,一个比着一个好看。到处都是水呀,山泉、瀑布、浅水、深涧,纵横流淌,都很清澈,都很响亮。草木怎么样呢?极为茂盛,在山野溪泉之上生长蔓延,就像云雾蒸腾,烟霞聚拢。这四句话也非常精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那种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

关于风筝的诗与故事,你了解多少?

我们再回到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可见是春色最好的时候。他接着写,“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是垂下来的,拂着堤岸。古人经常在河边、湖边的堤岸,种上垂杨。等到春天全部发芽、长绿,然后长条垂下来,如帘幕一般,让人感觉春天处处都以绿色为背景。尤其是江南的春天,雨水比较多,水汽比较旺盛。水雾与杨柳交融,你会分不清远方这一带绿意,到底是水雾的颜色,还是杨柳的颜色。所以古诗里常把春天的柳树称作“烟柳”。高鼎说的“春烟”,就是这个意思。

他还特意加了一个展露心情的字——“醉”,意思是陶醉在这样的春景中。同时,这个“醉”字也写出了柳条随风飘逸的样子。大家看电影、电视剧里的醉鬼走路,都是轻飘飘的,晃来晃去的,柳条在风中也是这般姿态。

这么好的春色,大家得活动呀!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是阳气生发的时候,是舒活筋骨、锻炼身体的好时节。“儿童散学归来早”,“散学”就是放学。放学归来,天还没黑,天气还很暖和,这时候干吗呢?“忙趁东风放纸鸢”。注意这个“忙趁”。诗人高鼎瞬间变成了一个孩子,他在揣摩孩子的心情。

小朋友们,你们都是这个年纪。如果有一天突然放学很早,老师说今天没有作业,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回到家里,又是阳光明媚、春色醉人的时候。恰好这一天,爸爸妈妈也都很早下班了,一家人在楼下碰见了。是不是特别有冲动开展一些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呢?

高鼎说“忙趁”,就是写出了儿童放学回来之后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意思就是赶紧,抓紧时间,快去快去!诸位,你们放学之后,最好也去做点儿运动,不要“忙趁东风玩手机”,对不对?可以找个公园去放放风筝嘛!“纸鸢”,就是风筝。“鸢”就是鹰。现在市场上还有风筝是做成鹰的形状的,还有燕子形状的,蜈蚣形状的,喜羊羊灰太狼形状的,等等。

这首《村居》,可讲的东西不多,它写得很简单。我想给大家补充一点儿知识——“纸鸢”的历史,也就是风筝的历史。有学者推测,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风筝。当时有一位大科学家也是大哲学家叫墨子,他的书里记载过一个东西叫“木鸢”,是拿木头扎成的一个飞行器。但是这个东西或许跟风筝的原理不太一样,风筝一般是用纸或者很薄的布去做的,完全凭借风力飘浮起来。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风筝往往做得很大。大到什么程度?据传,有一次,许多皇族被北齐皇帝囚禁在一个高台上。皇帝想了一个坏主意:你们不是下不来吗?可以坐风筝呀!从20米的高台乘风筝往下飞,你要是有本事飞出去,你就可以捡回一条命。这多歹毒呀!结果还真的有一个囚犯,乘着风筝就滑翔出去了。倒霉的是,最后他还是被抓到了,死在了狱中。这个传说如果是真的,那咱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居然用风筝载人飞行!

我们现在玩的娱乐性的风筝,通常不会那么大。大概在唐宋时期,这种娱乐活动就开始流行了。唐朝有个诗人元稹,写过一首诗《纸鸢》。他说“有鸟有鸟群纸鸢”,哎哟!大鸟飞过来了,一看不是鸟,是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风筝借着风力才能飞,被一个小孩拉着扯着。然后他说风筝越飞越高,底下人看着还真以为你会飞呢!后来大风一吹绳子断了,才发现原来你不会飞,最后还是落到烂泥堆里去了。这里面是有一定讽刺意味的。风筝不是自己会飞,它不是鸟,没有羽毛和翅膀。它得借着风的力量,借着人的拉扯,才能高飞。不是有一个成语叫“狐假虎威”吗?元稹想说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纸鸢

唐·元稹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到了宋代,宋徽宗赵佶还写过一个《宣和风筝谱》,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风筝。赵佶的书法、绘画都是顶级水准,诗词水平也相当不错,还会玩风筝,估计当时的各种游戏他也精通不少。除了当皇帝,他什么都会。

最后,我们要说到清代的一部“风筝学”名著,叫《南鹞北鸢考工志》,专门研究风筝是怎么造出来的,怎么糊纸、怎么画、怎么放飞。不少学者认为,这部书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曹雪芹。《红楼梦》里面也有多处写到风筝,大家有兴趣可以翻一翻、找一找。我们要知道,《红楼梦》之所以写得精彩,除了人物、故事写得好之外,还有就是包含的知识特别丰富,描写的生活细节特别精微。曹雪芹号称“才大如海”,《红楼梦》号称“百科全书”,都不是“粉丝”瞎吹,而是实至名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