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原文及详细翻译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也许是每个人刚识字的时候就要背的一首,而且是字数最少的一首。整首诗只有十八个字。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首很规范的古典诗歌,因为它第一句只有三个字。通常这样的五言绝句,第一句应该是五个字,比如《静夜思》。
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这样一个天才诗人小时候写的。想象一下,如果你写一篇小作文,去描写“鹅”,你能写得比骆宾王更好吗?能像骆宾王那样抓住鹅的特点吗?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切入,谈谈这首诗为什么写得好。
第一句,“鹅,鹅,鹅”,反复强调:大家听好了啊,我咏的是鹅。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咏的是不是鹅?能不能换成别的动物呢?不能。诗人抓住了“鹅”的独特特征。鹅的脖子长,叫起来才是“曲项”。麻雀、黄鹂脖子都短,只能直着喉咙喳喳叫。还有,随时都能“向天歌”,也是鹅的特点。大家想一想,还有什么动物喜欢向天而歌呢?李贺有一句诗,叫“雄鸡一声天下白”。大公鸡早晨的时候就喜欢向天歌。但鹅不管什么时间,随时可能叫,所以很多农村里的人家,会养鹅来看家护院。它们对待陌生人,有时比狗还凶。
第三句,“白毛浮绿水”,又把鹅跟很多水鸟区分开来。比如有一种水鸟,大家在很多散文里经常看到,叫鸬鹚,它甚至会潜水。鹅可不会潜水,鹅一般是浮在水面上的。同时鸬鹚一般是黑色的,它不是“白毛浮绿水”这样一种情态。
第四句,“红掌拨清波”。“红掌拨”三个字也抓住了鹅的特征。咱们来比较一下。鸡有掌吗?没有,鸡的掌是爪子,所以鸡爪跟鹅掌不一样。鸭倒是有掌,你看鸭和鹅,它们的掌都有蹼,张开来就很宽大,便于划水。可是鸭掌一般没有鹅掌那么红,除非你们家烧鸭子辣椒油放多了,出现一个红掌。
以上几个因素放在一起,“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红掌拨”,这样一些颜色、动作、声音、情态结合在一起,你会发现它就是鹅,不是鸭,不是鸡,不是捕鱼的水鸟。
这首诗虽然是小骆宾王写的,但是这位小朋友之所以后来能够成为一位大诗人,就是因为他非常善于观察生活,观察得敏锐、仔细,能够捕捉到这种动物与别的动物之间不同的地方。
我们再来讲讲小苏轼写诗的故事。
苏轼小时候,曾跟着一位叫刘微之的老师学习。一天老师吟咏一个动物。什么动物呢?就是鹭鸶,一种水鸟。这种水鸟洁白如雪,飞起来像天鹅一样,特别好看。老师形容它说,“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打鱼的人突然把鹭鸶给惊起来了,这么白的鸟,飞起来那么好看,就像一片一片的雪花,随风在那倾斜飘扬,写得非常美。
苏东坡确实与众不同,出手不凡。他说,老师我觉得你这首诗还得改一改,应该改成“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诗经》里有句“蒹葭苍苍”,写的是类似于芦苇的那种植物,生长在水边。小苏轼为什么坚持这么改呢?
小时候的大诗人,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
老师的原句是“雪片逐风斜”,说明水鸟飞起来以后那么轻盈,又那么洁白,这个形态是抓住了。但是有一个问题,这可能不是鹭鸶独有的特点,因为很多白色的鸟飞起来可能都像雪片飘飞。小苏轼说,改成“落蒹葭”,意思是它飞起来还得落下来,它不像天鹅就这么远走高飞了。它是水鸟,最重要的特征是要栖息在蒹葭丛中、芦苇荡里。“落蒹葭”一写出来,我们就知道,一定是鹭鸶这种水鸟,它像雪一样飘起,又像雪一样落下。最终落在哪呢?落在它经常栖息的那片芦苇丛中。
以上两个例子,一个是小骆宾王写诗,一个是小苏轼改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诗人一定要具备一种素质,就是懂得观察生活,能够敏锐地抓住事物的特点。
同学们,我们以后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停地想一想,写一样事物,要不要和别的东西比较一下呢?你说这个叶子又大又圆又绿,不妨想一想,别的花花草草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如果很多花草的叶子,都有大、圆、绿的特点,那么你要写的这棵植物,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姿态?不断对比,不断分析,你最终就能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古人学写诗都是从咏物诗开始学起,从小就咏鹅、咏花、咏雨、咏池塘,这是符合写作规律的。
在线读书网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