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

 

态度,是内心和行为的“中间人”。内心的变化体现在态度上,态度的变化作用在行为上。然而无论内心有多复杂,没有显现在态度上,那么只是封闭的房间没有出口;那么行为的多样性,都可以在态度上找到蛛丝马迹。所以影响个人态度、群体态度、社会态度,就成为了很多人的课题。实际上,这些影响无处不在。看理论性比较强的书籍的好处就是,书中会介绍原理,抵御的方法和研究数据,后续的运用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实践。有可能比直接学习技术慢了点,但会延伸无限可能。

     书中知识点就不一一赘述了,然是通过此书的角度去看社会现象,有很多有趣现象。

现在很多新闻和自媒体开始了新套路,标题创意十足,内涵错漏百出,然后不断重新定义文字的“色彩”,站在所谓“公知”角度,转换所谓“事实”,博得观众的情感认同,从而获得大量的流量。当流量到一定级别的时候,开始“手撕”乱象,“细抠”字眼,“主导”风评,“扰乱”认知,于是一个“大V”出现了。进入更多公众视野后,前期的“不良”积累被迅速丢弃删除,开始普及“正能量”,提高自我的影响力,作为所谓“裁判”评价社会现象。于是,态度改变和社会影响产生了,大量的金钱利益也拥有了。细细思考,这就是普通人成为“名人堂”影响社会的途径。

包括我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也夹杂了个人情感色彩,定义了词汇的褒贬,所以引起了赞同和反对。

有时候在思考,为什么理论类的书籍越来越少人阅读了,反而“短小精”的新闻,大白话的小说,能让人流连忘返。因为理论类的书籍无法引起内心共鸣。书中的态度系统包含了:行为意向、情感反应、情绪或直觉。引起这些东西的反应,才能让人不会困意萌生。小新闻、小视频、小语句都能让人在短时间态度发生变化。有可能单个人理性的人会看破,但是成千上万的人的评价和拥护,会拉低个人的理性和智力。与之相比,理论书籍的枯燥,还需要自己找答案的过程,让人望而却步。

这就是书中喜欢强调的一些事情:一是榜样的力量;二是言语指导行为准则。榜样有优良,言语有明暗,这些环绕在身边的事情现象,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影响着我们的态度。

书中的归因理论贯穿全程。这也让人思考一个现象变化,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看法改变,是自己开始说服自己。我们犯错了,自己说服自己什么原因;我们要购买奢侈品,自己告诉自己人生的享乐观。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会自己说服自己呢?看了那些广告,听了身边人的言论。当有人满怀热情向你推销的时候,你收到的感染会让你忽略经济水平、能力水平,义无反顾的冲向前方。

人不可能不受影响,只是影响的大与小。

就像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影响态度的途径和内容是什么。书籍也在缓慢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当然,社会是无形的力量,书籍是有形的阐述。除了告知我们基础理论,成因,也会告知我们破解防御的方法。这是因果关系。

一是提高认知。当有人在骗局开始之前告诉你这个是骗局,你就会站在上帝视角看人生百态;当别人运用的方法你已经在书本上习得,你看到的是拙劣的表演。所以多看书,多了解社会现象。

二是坚定本心。强烈的意志力和固化的初心,让所有的宵小影响不了自身。当然了,一定是正能量才行。因为正能量是没有破绽的,负面影响终究会暴露漏洞。

三是保持好奇。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一点“逆反心理”,做一个开放而不人云亦云的人。保持敏感性,联系系统化的信息分析,不断的返回暂停和延迟决策。那么,我们才能更加准确的做出我们认为的正确判断。

其实写读后感的过程,也是回顾书籍内容的过程,有些不懂的,生涩的词汇,突然慢慢理解了。或许,这也是种消化吸收,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思考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