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琴一张》读后感

《有琴一张》:生命的质量与精神状态正相关。

晓昱赠书。晓昱温文尔雅,如玉温润,只是现在各忙各,联系很少。她ms很知道我喜欢什么书,先后送过我《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个数学家的叹息》,还有这本。资先生来诚品分享,那天我刚好有课没空去,晓昱听后觉得很好,就分享给我,还买了这本资先生签名版的书送我。


书很小,文笔通俗,读着轻松,暑假出门办事,在往返的地铁上读完,现在记忆滑坡,能让我想起的都是精华。

资先生年渐长,锐气倒不减,比如开篇讲她准备就钢琴“影响”邻居休息事宜,欲打官司,说明不是“息事宁人”怕事的人,再如她80高龄时还参加天津、上海的综艺活动,那种欢腾恰同学少年感。一个人每天有好多事,有的人会努力身体力行做到最好,有的人能保证一日三餐正常吃都嫌麻烦,生命的张力在挑战和突破中展现,难道不是吗?


无论什么年代,越有家学的人家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资先生父亲曾留学日本,重视子女教育,她的琴来得有故事,父亲好友认为她有音乐天资,但家中却没琴,得知是资中筠父亲财力有限,无法购买钢琴,这位好友遂择物美价廉琴,自说自话地先付订金,送到她家门,“强迫”她父亲买琴。我们总谈“越界”和“边界”,那这样的越界呢?又是怎样的挚友能做到这样呢?


这架琴随资zhongyun度过的美好时光止于解放前。琴是艺术,与政治ms不着边,但从50年代到70年代,钢琴是随大环境浮沉,资zhongyun所有琴谱、个人音乐会纪念册在运动中化为乌有。当然那架钢琴也被没收,有去无回。以前我们学习的书上总说“私有制如何不好”,其实有明确的私有后人才有安全感,我的房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所以一个国家若以政治、宗教替代法律,野蛮会逆袭而上,文明转势而下,劣币驱逐良币,人人惶惶不可终日。


和晓昱的约快约两个月了,还没成,她一直在出差,是个大忙人,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