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可以“悬丝诊脉”?
真的可以“悬丝诊脉”?
“悬丝诊脉”是指一种诊脉方法,医生将一根丝线拴在病人手臂上,借此推断病人脉象,然后根据诊断的情况看病抓药。相传中国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用“悬丝诊脉”的方法替当时的长孙皇后治好了难产。那么一个细小的丝线真能探知脉象吗?它究竟是事实还是传说?
据说唐太宗时期,长孙皇后怀胎十月而不见临盆,卧床不起,虽然经很多名医治疗,但都不见好转。唐太宗心神不宁,就找来大臣徐茂公商议。徐茂公听说后,便向太宗推荐当时的名医孙思邈。他说:“华原县有位民间医生孙思邈,常到各地采药为群众治病,对妇儿科尤其擅长,经他诊治的病人无不药到病除。”
太宗听说,就赶紧派人去请。孙思邈来到宫中认真问询了皇后的饮食起居和病症特点,并拿出太医们做的病历查看。很快,他就对皇后的病情有了大概了解。当时封建礼教甚严,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皇后的凤体不是一般人可以触碰的。孙思邈只好在她手上系上红丝,自帘后拉出,算是“引线诊脉”了。
孙思邈再次见到太宗,就说:“万岁,皇后的病是胎位不顺,民间又叫小儿扳心。只需在中指上扎一针就可治愈。”于是,侍女将皇后左手扶出,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阵颤抖。不一会儿,就顺利产下皇子。唐太宗非常高兴,要留孙思邈在太医院任职,但孙思邈心在百姓,婉言拒绝了。
这便是“悬丝诊脉”的故事。有人认为“悬丝诊脉”纯属子虚乌有,因为丝线无法传递脉搏的振动,那么悬丝诊脉法根本无从谈起。还有人认为之前孙思邈已经问过宫女,看过病历了,所以悬丝诊脉不过是走个形式。诚然,单凭悬丝诊脉的确难以判断病情,还需要其他手段。
在线读书网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